嫩江市关工委采取“三大举措”扎实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2024年以来,嫩江市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采取多措并举、定向发力,扎实推进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思政引领,培育少年。市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的五大优势,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持续加强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深入开展主题宣讲。2024年组织各级关爱报告团成员开展政治教育、红色教育、家风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各类宣讲报告活动达3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3万余人次;同时,注重发挥“五老”工作室、“关爱工作站”、法治教育基地等教育平台作用,动员广大“五老”特别是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法官、检察官、干警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教育局关工委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把“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政治课、品德课;组织“五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红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二是精心编印红色读物。市关工委杨贵军副主任编辑《火炬思政红色课本》,免费发放至各级关工委、各中小学校和有关单位“五老”作为对青少年思政教育的蓝本;市关工委精心编辑《嫩江关工简报》16期,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凝聚力量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用活用好媒体平台。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各学校通过手机短视频、校园公众号、小程序等加强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黑宝山学校关工小组黄素彩老师2024年制作手机短视频20多个,通过生动形象的短视频展示各种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极大地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临江学校关工小组郭新革制作手机视频号30多个,不但扩大了受众范围,而且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的兴趣,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传承薪火,激励后人。市关工委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家”等主题主线开展多元化主题丰富、形式多样、教育性强的各种主题活动,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一是红色基因传承薪火。在第三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中,市关工委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了“读红书、观红影、唱红歌”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局关工委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了红色主题征文、讲故事比赛、红歌进校园及各类公益文艺汇演活动,让青少年从中学习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之际,教育局关工委开展了“高举队旗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革命红色基因,做时代好少年。二是良好家风兹润心灵。市关工委积极开展“孝老敬贤月”活动,挖掘和宣传刘亚杰、丁奎、雷英等“五老”典型10多人。嫩江镇关工委重阳节组织青少年访慰问“五老”20多人,弘扬了“敬老孝老”传统美德;科洛镇关工委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树家风、育新人”和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列活动,在师生中征集100余条新时代好家风好家训;九三小学充分发挥基地功能,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基地参观打卡、经典诵读、非遗传承等实践活动20多场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让红色传统文化寓教于乐。伊拉哈中心小学《德育报》开设“家风家训,我传承”专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风家训”的重要内涵,自觉将“家风家训”与自己的行为结合起来。
学习英雄,教育新人。市关工委用足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动青少年思政教育走深走实。各学校关工委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组织学生寻访抗联革遗址,座虎滩学校组织学生到“霍龙门抗战纪念碑”前,回忆抗联战士浴血奋战、击溃日寇的壮烈场景,并庄严宣誓;嫩江市第一小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墨尔根小学等到嫩江烈士陵园开展追忆英雄主题活动;嫩江镇关工委组织辖区青少年走访老兵,寻访他们军旅故事。在第11个“国家公祭日”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开展的“听英雄故事,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青少年们通过聆听“五老”讲述抗联英雄的事迹,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爱国情怀,立志报效祖国学习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同时在9月秋季开学时,市关工委组织开展了“学道德模范、做美德少年”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进校园活动,邀请老模范、明星少年等宣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引导、教育、激励广大青少年人人学习道德模范、校园道德明星人人争做美德少年。
道德塑造人格,思政磨炼灵魂。通过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厚植了青少年的爱党爱国之情,增强了青少年的强国之志,奠定了青少年砥砺奋进、自强不息、勤勉向上的报国之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