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经验

逊克县大力发展“网上关工”的七点体会

时间:2025-06-17 08:27  来源:逊克县关工委

几年来,逊克县实施网上关工、智慧关工、数字关工,是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是自身工作变革推陈出新的过程,是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一是实施网上关工是应网络再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指示批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国网上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在黑河的召开给我们开展网上关工提供了发展契机。调研中,逊克县中小学教育域内网互联互通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给我以启迪,网络教育就在我们身边,网络教育正在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这为全县开展网上关工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网上关工是领导力量再加强的过程县关工委成立“互联网+关工”工作领导小组,常务主任任组长。成立网宣办,主要领导亲自抓,1名副主任和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抓,印发逊克县关工委网上关工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县关工工作纳入“互联网+关工”管理。成立网络学校,制定《逊克县关工委网络学校章程》网络学校实行“三级”管理,设县总校、乡镇(社区)分校和村屯(网格员)教学网点,总校校长由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任,副校长由分管教育、宣传、法治和网络工作副主任兼任。分校校长由乡镇、社区常务主任、常务组长担任,初步建立了县关工委网络学校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确保了“网上关工委”建设顺畅运行。

三是实施网上关工是思想认识再提高的过程。逊克县“智慧关工”是利用网络媒体、网站、公众号和教育域内网等媒体搭建的一个上青少年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工作交流平台。通过线上直播、录播授课、心理咨询、红色“云游”等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把关工组织的教育活动和实践基地立体地展示出来,扩大教育面,增强影响力。正在推进的服务品牌和阵地包括建立“五老”人才数据库、组建心理咨询师队伍、打造“智慧关工”直播间、开设“网络家长学校”、举办线上业务培训、策划线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动。“智慧关工”是在互联网+关工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试行一年多来,利用“智慧关工”发布平台,开设了“关工简讯”“法治教育”“五老风采”“家长学校”等栏目;制作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讲座视频38部;制作农业科技讲座视频16部;举办法治教育讲座9次、家庭教育讲座17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2次,网络培训6次。“智慧关工”建设不仅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是实施网上关工是新老队伍再培训的过程。每年组织关工委工作人员、全县“五老”开展常态化网络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线上课程、实操演练等形式,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数字AI智能化内容创作水平。3月初,县关工委聘请信息化专业教师卫宏博,借用县职业技术学校微机室举办了为期5天的全县五老骨干“数字关工系统”培训班,36名五老骨干人手一台计算机接受实操培训学习。聘请黑河日报驻逊克记者站长于淑鸿担任授课教师,举办一期五老骨干通讯员培训班,36名乡(镇)、社区五老骨干参加培训。每年举办全县五老“网上关工”信息化应用培训班2次,培训五老560余人次。同时,面向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活动通过县关工委“网络学校”举办“网络安全小课堂”“文明上网主题班会”家长成长班公益课堂,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家校社协同培育网络素养的良好氛围。

五是实施网上关工是业务技能再更新的过程。2021年建立逊克县关工委网站和关工微信公众号,构建县(社区)、村(网格员、学校)三级网络平台体系;9个乡(镇)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关工栏目,教育利用域内网实现学校、班级互联互通的网络教学,初步实现关工网络化建设。目前,县关工委22个成员单位全部建立网站、网页;9个乡镇、5个社区、8个机关关工组织建立了微信公众号;76个村屯、13所学校关工小组建立89个五老微信群。县财政连续投入资金15.8万元升级改造直播间、网络会议室;购买摄像机、照相机等编播器材,购买桌椅、电脑、电子屏、功放机等设备,建立完善网络教学、视频制作、网络会议等各项功能。目前,逊克上关工实现即:领导、有队伍、有场地、有设备、有技术有平台四个功能”即:能编、能导、能制、能播。

六是实施网上关工是各项活动再丰富的过程。常态化开展网上活动。持续推进传承红色基因工程。清明前夕,全县中小学校关工小组组织开展网上“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红色精神教育活动,组织2300多名学生利用班队会演讲、朗诵,缅怀先烈,歌颂伟大祖国、伟大党。中小学生撰写心得体会2100多篇,收集征文1200多篇,手抄报1100多份。县第三小学与四川彝族小学、县民族小学与珠海小学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开展红色教育“云端合唱”,共同庆祝五四”青年节,双方有620余名青少年儿童相互学习交流。持续开展“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世界读书日,教育关工委与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联合举办世界读书日“大手拉小手红色经典诵读”网上读书交流会,15名学生和15名五老共同诵读了“中华魂”(毛泽东崇高精神风范)为主题的毛泽东诗词、红色经典故事,以读辅德,以读辅智,铸就中华魂,塑造世纪人。县教育局关工委组织31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中华魂”网上读书活动,举办网上报告会21场,学生撰写读书心得体会文章1500多篇,制作手抄报1100多份。建立“网上咨询室”,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县关工委组建了由10名具有国家二级咨询师资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团队,通过网络学校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网上热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咨询,从而消除了个别学生怕熟悉人知道的心理顾虑。民族小五年级学生耿某,父母打工平时比较忙,无暇照顾,耿某平时因为缺少父母关爱,时常自己唉声叹气,学习成绩也慢慢下降,因为缺少关爱,孩子在校表现的很自卑。班主任老师发现后,主动与县关工委特聘“五老”心理健康教师姜老师联系,共同研究帮助孩子的办法。姜老师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耿某平时喜欢一个人画画,姜老师就经常给予指导鼓励,自费为孩子购买适合他用的画笔、图画本,并加上孩子的微信,每周六休息时间与孩子视频沟通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帮助耿某辅导作业。慢慢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与姜老师无话不谈,学习成绩也开始提升。同时,网络学校每月举办一次线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线上受众青少年6300多人建立“法治宣讲团”,助力和谐平安校园创建。逊克农场学校寒暑假期开展线上安全“云”视频课教育,1760名学生和家长通过手机视频收听收看,使全体学生和家长安全思想牢记心间。逊克农场派出所关爱工站“五老”民警赵保军15年坚持驻校保护学生安全,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从徒步家访“面对面”、到现在的电话联络、微信连线视频“云见面”“云视频”,扩大了宣传面,提高了法治宣传时效。逊克农场学校连续15年实现未成年人“双零”(零犯罪、零伤害)。县关工委邀请“五老”民警孙振文、李瑞山等5人录制“和谐平安校园法治宣讲”系列微视频8个。以宣传“两法”和如何主动预防、抵制校园欺凌等内容开展集中备课,通过以案讲法的方式,深入浅出宣讲法治知识,通过网络学校在全县展播,受教育青少年和家长1.3万余人为青年农民插“云”翅膀,助力乡村振兴。县关工委通过农村“五老”建立乡村人才电子信息库,依托关工+人才+电商平台,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县乡村各类乡土人才进行调查摸底,全面筛选,建立人才库。把那些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民企业家等“土专家”“田秀才”“民间艺人”以及致富能手全都挖掘出来,已累计挖掘各类乡土人才3240人。青年农民张冰与省农科院专家建立远程农业种植监测系统,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全部远程联网自动监测,无人机植保作业。引进电商、大型养殖场、农民合作社综合经营等各类实用技术人才156人。车陆乡下道干村“五老”董德升是国内外知名的网红“彼德大叔”。依靠他俄罗斯族人的“洋面孔”,2016年开始,通过淘宝快手和微信平台直播销售本地农产品俄罗斯商品,年销售额近千万元,成为全县电商创业“第一人”。由于其精通电商业务,被县、乡关工委聘为电商培训讲师,先后在县关工委主办的农村科技微讲堂上做了3期电商知识讲座,县、乡关工委与“彼德大叔”联合连续三年举办电商直播年货节,培养带动600余名农村青年加入电商运营2024年全县农村青年电商产业达到1200多户,网上销售额达到1.6亿,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七是实施网上关工是整体工作再升华的过程。通过开展网上关工,逊克县组建起了网络学校好家庭好家风兼职教师队伍、心理健康专家委员队伍,五老、少先队红领巾爱国主义宣讲队伍、法治宣讲队伍、中华魂读书队伍、关心关爱青少年“五老关爱团”等队伍,通过“网上关工”把众多五老、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利用起来。逊克县关工委通过实施“智慧关工”“数字关工”建设,着力打造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云参观”,爱国主义、法治教育“云课堂”,关爱“云帮扶”,心理健康教育“云辅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闭

黑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黑龙江省黑河市王肃街186号
电话:0456-6108503  
       备案序号:黑ICP备05000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