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市教育局“党建带关键”推动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建带关建”,关键在“带”,重点在“建”。近两年来,嫩江市教育局围绕中心,紧扣主题,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突出党建带动关工委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领导,健立关工委体制。坚持把关工委工作纳入教育局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纳入评价体系、纳入统筹范围。与教育局党委中心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绩效。建立了“四纳入”和“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每学期召开两次专题党委会研究关工委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关工委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022年4月出台《关于调整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对教育局关工委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明确教育局党委副书记任主任,退休老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并配备有3名“五老”;各学校关工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共青团、妇委会领导为成员,有力保证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体制健全、分工明确,逐步推动“党建带关建”机制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构建起了“共建共管、优势互补、党群协同工作一体化”的工作大格局,从机制上保证“党建带关建”工作有组织、有重点、有抓手,促动关工委体制“强”起来。
二是完善架构,夯实关工委组织。按照“学校有党组织,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就要建立关工委组织”的原则,构建教育局、学校关工组织体系,夯实了基层学校关工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已建立教育局关工委组织1个、基层学校关工组织38个,“党建带关建”工作覆盖率达100%。依托“党建带关建”,各学校已形成了党政加强领导,关工委协调配合补充,团队、妇联等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通过资源互通有无、活动相互渗透,携手合作开展活动;真正形成了党建带动、关工委主动、部门联动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新格局,促动关工委工作“活”起来。
三是建强队伍,聚合关工委力量。“五老”是关工委工作的骨干,“党建带关建”重在建好这支队伍。教育局关工委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五大”优势,吸纳全市来自各学校老劳模、老党员、老领导加入关工委组织,建立了“五老”志愿者队伍38支,关工委“五老”队伍发展壮大至100多人。教育局关工委定期组织召开“五老”代表会议,集中学习、座谈讨论,明确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作意识、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通过把创建示范先进党支部与创建“五好”关工小组、评选优秀党员与评选优秀“五老”志愿者结合,实现了“党建关建”同推进,党员干部、“五老”同进步,促动关工委力量“聚”起来。
四是“五老”作为,激发关工委活力。以“党建带关建”为抓手,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深入开展教育引领、关爱帮扶、帮教等活动。2024年,在思政引领方面: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家风文化进校园”“老少共筑中国梦”“家乡故事我来讲”“讲雷锋故事”等主题教育活动60余场次,参与“五老”人员达100多人,受教育青少年1.2万余人次;在法制宣传方面:开展“向欺凌说不”“法护成长”“和谐校园,同心创建”等法治宣传教育30余场次,参与“五老”人员达90多人,受教育青少年1.3万余人次。在关爱帮扶方面:2025年开展春节、“六一”等慰问留守、困境学生3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含物资)5万余元,受益学生250余名。同时,教育关工委积极指导各校关工小组对留守儿童、困境家庭子女等开展心理咨询关爱工作,促动关工委活动“精”起来。
五是与时俱进,助力关工委工作。每年寒暑假,教育关工委邀请专家教授或者离退休老同志深入社区,为青少年上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课。同时组织青少年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用党的光辉历程、优良传统来教育引导青少年。今年,教育局关工委以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城乡中小学校开展“抗联故事我来讲”“学唱抗日红歌”“红色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让青少年感知、感悟党的红色精神,在实践中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接受深刻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促动关工委活动“靓”起来。
据悉,近两年来,教育局党委、关工委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聚焦“立德树人”工作目标,精心抓好顶层设计,精细做好日常工作,精准服务少年儿童。通过抓教育、抓关爱、抓合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影响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强化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了学校、家庭、社会育融合协调的发展。
“党建带关建”,携手筑未来。嫩江市教育局党委、关工委将紧紧围绕“党建带关建”目标,在“党建+关工”的品牌链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党建带关建”工作的新路径、新机制,拓宽渠道,创新工作新思路,助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