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老园地

倾注夕阳情 乐为献余辉

时间:2025-07-28 09:52  来源:嫩江市关工委

嫩江联兴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树峰事迹

2022年8月,陈树峰从教育岗位退休后,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他主动担当起联兴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重任4年来,在他带领下联兴乡关工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们都称他为关工战线上的“实干家”。

深入调研,优化村级组织。

接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陈树峰深入全乡9个行政村开展调研工作。通过深入细致调研发现各村关工组织建设不尽人意,一是北部偏远的两个村(金山、银河)关工组织根本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另外7个行政村的关工组织有其名无其实,就是一座空架子;三是全乡“五老”年龄普遍偏大,而且文化水平偏低。调研结束后,陈树峰向乡主管领导做了详实的汇报,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建全乡村级关工委组织的建议”,经乡党委、政府领导办公会研究决定,采纳陈树峰提交的建议和意见,并制定了“关于完善建全乡村级关工委组织的建议”并制定了《全乡关工组织建设方案》,明确了村级关工小组人员选配、“五老”队伍建设、人员补贴标准以及绩效考核制等方式方法。

建好队伍,提升工作效率。面对“五老”队伍青黄不接,年龄偏大,缺乏热情、没有活力的现象,陈树峰重点抓实三项工作:一是向各部“要人”。紧紧依靠党组织部门和工作单位,推荐离退休老同志进入关工队伍中来;二是到基层“找人”。他经常到各村屯与居民交谈中发现和寻找老教师、老干部、老科技人员等,经过考察遴选,把政治素质高、身体健康、有奉献精神的“五老”吸取到关工队伍中来;三是上家门“请人”。对走访中发现的身体好、有能力对“出山”有顾虑的的乡贤名人,陈树峰“三顾茅庐”上门请他们到村里做关工人。如今,全乡100余名“五老”真正“找到家、入上列、有事干”,“五老”队伍由原来平均年龄66岁下降到现在的61岁,极大地提升了全乡关工委组织的活力和工作效率。

亲力亲为筑牢关爱之基陈树峰自担任乡关工委常务主任后,连续三年资助为联兴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孙忆晗,累计助学2100多元。孙忆晗爷爷有脑梗后遗症、奶奶严重心脏病,爸爸肾病综合征,母亲靠养羊维持家庭生活。2023年12月,在走访独居老人时,看到年龄70多岁的刘宝才,经济条件十分窘迫,他记在心里。春节时,陈树峰和儿子自掏腰包,为独居老人赵某送去米、面、油以及数件衣服和单鞋、棉鞋10多双,总价值1800多元,让老人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在每年春节陈树峰都组织青少年为“五老”送“福”字和春联,走访孤寡老人、烈军属和困难家庭等活动,他用真情实意筑牢了“一老一小”的关爱之基。

开展活动,丰富少年生活。每年的寒暑假,陈树峰都文明办、妇联、团委、司法、学校、乡史馆等部门联合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先后开展了“联兴历史文化”、“联兴革命斗争史”、“党是阳光我是花”、“在国旗下快乐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红歌联欢会”“绣出美丽的联兴”;“读红书”征文,“观红影”有感,书画作品展览;“手牵手”献爱心、大学生“红马甲”义务家教、心理辅导等活动。来,开展各类活动累计达30多场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有近800人次。他说:“寒暑假,人是忙碌了点,但为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苦一点、累一点,还是值得的。

发挥优势,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春,陈树峰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各村组建了“五老”工作队,让“五老”们独特的优势得以发挥。4年来,“五老”工作队为各村养殖户、种植户、以及农机种植合作社,培训养殖、种植、农机维护维修人员70多人,集中学习培训20余次,发放各种养殖、种植、农机维护维修书籍300余册。哈什太村“五老”工作队成员张春喜利用“五老”图书室,每年春、秋季节都义务给村里养牛户传授传统养牛常见病的防治、防疫等常识。2023--2024年振兴村“五老”工作队为种植大户李杰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20多条(次),使其加工的绿色农产品销往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型超市,年销售达70余吨。陈树峰经常对身边人笑着说:“我的工作就是把“五老”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积极扮演好桥梁纽带角色,努力实现老人的心愿

忠诚守护初心,以责任扛起担当如今,陈树峰正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一片真挚的情、一缕炽热的爱,为关心下一代事业默默奉献着晚年的光和热。

关闭

黑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黑龙江省黑河市王肃街186号
电话:0456-6108503  
       备案序号:黑ICP备05000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