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市关工委在信息中捕捉时代脉搏 用笔端传递关工人温度
参加全省关工委“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活动心得体会
在参加全省关工委系统组织的“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活动中,我认真收看了省网办杨曦老师所作的“讲好关工故事,提升网络宣传实效”专题视频培训讲座。这场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内容详实、讲解透彻,极具针对性和实操性,为我们基层关工委通讯员如何写好信息报道、讲好关工故事点亮了一盏明灯,令我受益匪浅,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关工委网宣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深化了认知,信息工作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喉舌与展现窗口。
过去,我对信息工作的理解有时难免局限于简单的“报喜”或事务性记录未能充分认识到其背后承载的深刻意义。通过杨曦老师的讲解,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信息宣传绝非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关工委工作不可或缺的“硬抓手”。它既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主要渠道,也是向社会宣传关心下一代事业、展示“五老”风采、交流基层经验的重要平台。一篇高质量的信息,能够准确传递上级精神、生动反映基层实践、有效推广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关爱氛围其价值远超文字本身。这促使我进一步端正了态度,增强了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掌握了方法,信息写作需兼政治高度、实践深度与情感温度。
杨曦老师的讲座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她并未停留于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大量生动案例从网络信息的价值定位,归纳出了“理念传播、资源整合、经验推广、教育引导、协同育人、组织建设”等六个维度,抽丝剥茧般地传授了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同时杨曦老师不仅分析了当前网络传播的新趋势、新特点,更是无私分享了诸多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的网络宣传技巧与方法,包括如何策划网络主题、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如何制作适合网络传播的图文及短视频内容。这些内容如同“及时雨”,为我们基层通讯员补齐了能力短板,指明了努力方向。一是选题要“准”:要紧紧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领域,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捕捉具有代表性、导向性的闪光点,关注热点、挖掘亮点、解机难点。这解决了我们基层通讯员常感“无米下锅”或“选题不准”的闲惑。二是角度要“新”:要避免平铺直叙和千篇一律,学会选取独特、新颖的切入视角,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使老典型焕发新光彩,让常规工作写出新意。三是内容要“实”:信息的生命在于真实。必须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杜绝夸大和虚构。同时,强调图文相符,信息所配图片画面要严肃庄重,图片背景避免过时标语、或垃圾箱等。四是语言要“精”:关工委信息有其特定的语体要求。杨曦老师强调,特别政治语言表述要准确。涉及领导讲话政治语言要做到完整,不能多字或少字。五是速度要“快”:网络信息讲究时效性。对于重要活动、典型经验,必须做到及时捕捉、快速撰写,做到信息“保鲜”,力争第一时间报送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
激发了动力,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讲好关工故事的行动。
作为一名基层关工委通讯员,此次培训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业务知识的“充电赋能”,更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档升级”。杨曦老师的授课,不仅解开了我以往写作中的许多疑团,更让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前行的脚步也更加坚定了。我将积极学习掌握新媒体知识,大胆探索运用网络平台,用心用情讲好嫩江关工故事,积极传播正能量,让关工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今后,我将以此次“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活动为新的起点,认真消化吸收视频培训讲座精髓,努力用手中的笔,真实记录广大“关工”人倾情呵护下一代的动人篇章,生动展现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蓬勃生机,为推动嫩江市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关闭】